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确有错误,向原审人民法院和上级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处理的一种诉讼请求...
1、对象不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上诉的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 2、上诉和申诉(民事)时间不同,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申诉的前提是判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一般由当事人提起,现在对法院称再审申请。抗诉多见于刑事案件判决的畸轻或畸重,由检察机关公诉部门提起;民事判决确有错误的,基于当事人的申诉,由检察机关民行部门提起,此程序一般不好受理。注意申请再审时效为两年。
两者是不同的,简单的说,上诉引起二审,起诉是引起一审。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 拓展资料: 民事诉讼行为是人民法院和诉讼当事人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实施的各种诉讼活动。从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整个民事诉讼过程都是由诉讼主体前后有序的诉讼行为完成的。可以说,民事诉讼行为构成了全部诉讼过程的单元。离开了诉讼行为这一联结的链条,民事诉讼程序就无法继续进行。 上诉人具有上诉权,并对第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判不服而提起上诉的主体。在刑事诉讼中,上诉人是: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的同意,可以代为提出上诉。 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上诉人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被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具有法定上诉权的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共同诉讼人。
1.针对的对象不同。申诉状是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提出的书状;而上诉状是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提出的。 2.期限限制不同。申诉状的提交不受时间的限制,只要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或有新的理由,随时都可提出;而上诉状则受上诉期限的限制,超过限制则不能提出上诉。 3.提出的主体不同。上诉状的提交必须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是委托处理人或近亲属则需经当事人同意;申诉状提出的主体则没有限定必须是当事人,只要是具有权益的人都可提起申诉,而不必征服案件当事人的同意。 4.法律后果不同。上诉状引起的是二审程序,不管当事人提出的上诉是否合理,二审法院都要对案件进行审理;申诉状提出后,未必会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只有经司法机关审查后,认为原处理决定确有错误,申诉合理合法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1,4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