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申报 (1)单位申请 职工发生伤亡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当立即向当地劳动保障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报告,并填报《事故伤害报告表》。同...
1)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工伤申报的流程: 第一步,工伤认定。单位(工伤后30日内)或工伤职工(工伤后1年内)都可以向当地的劳动局申报,劳动局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第二步,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工伤赔偿标准: 首先,工伤赔偿的主要项目有一次性伤残补助、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住院和停工留薪期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评残后护理费和辅助器具费。 其次,上述每个赔偿项目的赔偿标准,各个地方的规定是不一样的,你可以上网查一下,根据伤残等级大致计算出赔偿多少了。 附安徽2011年工伤一至四级伤残赔偿具体项目及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27/25/23/21个月 2、伤残津贴:本人月工资×90%/85%/80%/75% 3、住院和停工留薪期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80%。 4、住院伙食补助费: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70%×人数×天数。 5、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 6、评残后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或40%、或30%(依次为完全、大部分、部分护理依赖标准) 7、辅助器具费,须有医院意见,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同意。 五至十级伤残赔偿具体项目及标准: 1、一次性伤残补助:本人月工资×18/16/13/11/9/7个月; 2、伤残津贴:本人月工资×70%/60%或者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5、住院和停工留薪期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80%; 6、住院伙食补助费: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人/天)×70%×人数×天数; 7、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一般不超过12个月); 8、评残后护理费: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或40%、或30%(依次为完全、大部分、部分护理依赖标准); 9、辅助器具费,须有医院意见,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同意。
工伤申报流程: 1、向有关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书等材料; 二、有关部门收到申请后,应当审核资料; 3、有关部门根据提交的材料和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认定为工伤。
1、先申请工伤认定。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10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