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体经营者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有两种方式:个体经营者实施审计征收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个人所得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八号》对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如何缴纳做出了规定。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个人工商店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个纳税年度...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个体工商户要缴纳所得税,且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 法律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的缴纳方式:以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按每个纳税年度的总收入减去成本、费用、税收、损失等费用,以及上一年度允许弥补的损失后的余额。所得税按5%至35%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所得税由经营者在法定期限内向相应收缴机关缴纳。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小企业会计准则》(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第六十七条利润,是指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一)营业利润,是指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加上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后的金额。前款所称营业收入,是指小企业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实现的收入总额。投资收益,由小企业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债券投资取得的利息收入和处臵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取得的处臵价款扣除成本或账面余额、相关税费后的净额三部分构成。(二)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三)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6人已浏览
2,122人已浏览
285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