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违反取保候审规定,已缴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悔改、重新缴纳保证金、提出保...
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事后法院判决行为人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被告人仍将被监禁。但在取保候审期间,对犯罪嫌疑人不适用强制拘留措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可能会被逮捕。至于其最终结果是否需要收监,由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取保候审,完全不等于最终不能判实刑,不需要收监。不过,取保候审有其适用条件,一般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才可以取保。因此,一般来说,在审判前获得担保人很可能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或缓刑,单一罚款等非实际刑期。
1、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取(找出、交纳)+保(保证人、保证金)+候(等候)+审(审理,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审判) 2、最终是否能得到一个好的处理结果,要看是否能找到“所有”对被告人有利的事实和情节、并“及时”向办案机关简明、扼要、有理、有据、有力地说清楚--这需要一定的刑事法律素养和辩护语言技巧。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取保候审期间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期限到可以要回保证金。是否要回保证金不是什么问题。问题是取保候审到期后,案件能不能撤销;如果不被撤销,意味着可能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此时你们的身份还只是犯罪嫌疑人,不存在收监一说。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还有两种可能:不起诉或者提起公诉。只有你们被检察院起诉到人民法院,你们才会受到刑事审判,从而裁判你们有没有罪,以及罪的大小或者惩治与宽宥。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1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367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