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定。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
劳动争议: 如用人单位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如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每做满一年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享受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劳动主体的资格分为两种: 一、用人单位主体的资格:用人单位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所谓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据以独立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以自己的民事法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或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 二、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劳动者应具有相应的劳动能力:须年满16周岁;符合相关体力标准。
1、行文关系单一。主要用于向委托人指向的人依法表达法律诉求。 2、应用领域广泛。基本上可以在一切法律业务中使用律师函,因此其适用于范围非常广泛,从诉讼到非非诉讼领域,从民事到商事领域等等。 3、精悍灵活。律师函是一种非诉讼业务范畴,律师函往往篇幅短小灵活,但依据法律提出的威胁性要求使其具备精悍的特征。 4、受托发函。也就是说是代表委托人以律师的口吻和形式向委托人指向的人表达委托人的意志。 5、表征法威。律师在人们看来是法律的专家,是最为严谨和认真的专业人员,如果由律师发话就是委托人的意志赋予了强烈的法律救济色彩。
一、应当指派律师包括:1、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2、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3、可能被判处死刑、无期的;4、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符合援助条件的。二、可以指派律师包括:1、共同犯罪案件中,其他被告人已经委托辩护人;2、外国人;3、案件有重大社会影响的;4、法院认为起诉意见和移送的案件证据材料可能影响正确定罪量刑的。 判决结果要看公诉方提交的相应证据材料能认定的事实来看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45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