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一)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所谓特殊原因,包括实际和法律原因。事实上,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不可抗力的原因,即地震...
民事诉讼中指定管辖的情况如下:1、被转移的法院认为被转移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的管辖。2、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民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所谓特殊原因,包括事实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实上的原因,如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即地震、水灾等无法行使管辖权;法律上的原因,如受诉法院的审判人员,因当事人申请回避或者审判人员自行回避,无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出现上述情况之一的,应由上级人民法院在其辖区内,指定其他适宜的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未能解决争议所谓争议,包括相互推诿或者相互争夺。通常是因为法院之间辖区界限不明,或者对法律的规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护主义为其局部经济利益争先立案。不论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的争议,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应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民事诉讼法》第37条规定:“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人民法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的适用情形如下: 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 2、因管辖权发生争议,经双方协商未能解决争议。
裁定管辖是指在行政诉讼实践中,根据作出的裁定或者决定而不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来确定行政案件管辖的情形。包括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转移。移送管辖是指受诉法院在处理属于该院受理范围的某案件时,决定受理之后发现该案件实际上不属于自己管辖,从而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法院的情形。其前提有二: (1)该法院已经决定受理但是未审结; (2)法院对该案件没有管辖权必须移送。其中,受移送的法院若认为自己也没有管辖权,不能再次移送,只能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指定管辖是指上级法院依照职权决定将该案件交由下级法院管辖的制度。其适用的情形有二:(1)案件受理过程中发生了特殊情况(包括不可抗力的事实和法律规定的审判组织回避等),导致有管辖权的法院不能公正、及时审结案件;(2)法院之间发生管辖权争议,相互之间协商不成,故而上报它们共同上级法院指定管辖的。管辖权转移是指基于上级法院裁定或者同意,把下级法院有管辖权的案件移送上级法院审理,或者由上级法院指定另外的下级法院管辖该案件的情形。其前提有二:(1)该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权明确无异议且没有发生管辖权争议;(2)转移的法院与接受的法院之间具有上下级的隶属管关系。法条提示:《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