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医患纠纷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解决: 1、自行协商。医患双方可以自主自愿地进行协商处理,所达成的协议只要不是受胁迫所...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现医疗纠纷以后,可以通过双方共同协商处理(私了)、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民事诉讼司法程序处理。其中,调解原则贯彻始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医患双方共同协商达成的解决方案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当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只具有合同上的法律效力。 2、由卫生行政部门主持进行调解:卫生行政部门在纠纷解决中,不做独立的意思表示,只起到促成当事人形成一致表示的目的。调解协议和协商协议一样,具有合同效力。 3、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所做出的判决和调解,都属于国家公权力对民事活动的干预,具有强制性、终局性和权威性。
解决医疗纠纷的方法有:1。双方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卫生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医疗机构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指导医患依法解决医疗纠纷。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公安机关应当依法维护医疗机构的公共安全秩序,查处和打击侵犯患者和医务人员合法权益、扰乱医疗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财政、民政、保险监督管理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医疗纠纷的预防和处理工作。第二十二条规定,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解决医疗纠纷:(1)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4)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解决医疗纠纷的办法有:双方协商、调解、仲裁、法院判决等。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可以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医院达成和解协议,在双方之间产生约束力。和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者请求法院依法作出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