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医疗纠纷的起诉程序: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一、医疗纠纷诉讼程序 1、医疗纠纷或投诉发生后,所在科室负责人应立即向医务科报告,隐匿不报者,将承担可能发生的一切后果。 2、因医疗问题所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的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四种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其中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纠纷时诸多处理方式中最经济和高效的处理方式,医患双方选择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应当在专门场所协商,不得影响正常医疗秩序。医患双方人数较多的,应当推举代表进行协商,每方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协商解决医疗纠纷应当坚持自愿、合法、平等的原则,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尊重客观事实。医患双方应当文明、理性表达意见和要求,不得有违法行为。协商确定赔付金额应当以事实为依据,防止畸高或者畸低。对分歧较大或者索赔数额较高的医疗纠纷,鼓励医患双方通过人民调解的途径解决。医患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的,应当签署书面和解协议书。
法院受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条件 1)有明确的被告;2)有明确的诉讼请求;3)有明确的损害后果;4)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5)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2、原告起诉时应当准备的材料 1)原告的身份证明;2)被告的主体证明;3)起诉状;4)医疗病历资料;5)损害后果的证明资料;6)原告发生各种经济损失的证据材料。
免除医疗纠纷的内容包括: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医疗事故:(1)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紧急医疗措施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造成不良后果;(2)在医疗活动中因病情异常或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事故;(3)在现有医学科技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测或不可预防的不良后果(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5)因患者原因延误诊疗造成不良后果;(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