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申请行政复议应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行政复议申请符合下列规定的,应当予以受理: (一)有明确的申请人和符合规定的被申请人; ...
你想要咨询的行政复议和均明确的问题,复议选择型――复议与诉讼衔接关系的原则。凡是属于复议范围又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而法律、法规没有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来和你说一下行政复议书需要注意事项,根据执行主体、被执行人和执行时间的不同,行政复议决定执行的种类可以分别划分为:[1] 1.复议机关或原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机关的强制执行; 2.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对被申清人强制执行或对申请人强制执行; 4.先行执行或行政复议决定生效后执行。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行政执法监督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分类: (1)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这是根据监督主体享有监督权的属性不同进行的分类。国家监督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社会监督又称非国家机关的监督,通常是指政党、社会团体和社会组织、新闻舆论媒体、人民群众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的监督。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监督权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只是一种具有法律影响力的活动。 (2)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这是根据监督主体与监督对象是否属于同一组织系统进行的分类。内部监督是指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监督,是行政系统的自我约束机制,是各种监督中最经常、最直接的监督。它包括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监察监督和审计监督等。而外部监督是指由行政机关以外的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作为监督主体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的监督。它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是紧密联系的。内部监督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的,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以一定的外部监督为前提,离不开外部制约的社会环境;外部监督也离不开自我约束的作用。只有把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的结合起来,让二者各自发挥其各自的优势,才能最终达到监督的目的。 (3)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这是根据监督的阶段性不同进行的分类。事前监督,是指监督主体为防患于未然,在行政执法行为开始之前依法实施的监督,是一种预防性或防范性的监督。事中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行政执法行为在实施之中进行的监督,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是一种追踪性的监督。事后监督,是指监督主体对行政执法行为实施完结后进行的监督,是一种补救性或惩戒性的监督。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是监督的3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不可偏废任何一方。将事前监督的防范性与事后监督的补救性结合起来,构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督密切配合的监督防线,保证行政执法过程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以收到良好的监督效果。
广义的行政监督是指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政党、社会团体、新闻舆论等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对政府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监督;狭义的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对其机构及其公务员的不良行政行为的监督和监督。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62人已浏览
306人已浏览
312人已浏览
3,5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