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依据程序法的规定,对已经立案受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和法院的立案条件...
裁定驳回起诉的几种情形?1.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起诉时必须明确指出要求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益的内容,对被告实体权利请求的内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驳回诉讼适用于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4项诉讼条件或第111条列的7种情况和相关规定的情况。具体来说,1、原告本身缺乏诉讼权利和行为能力。人民法院在立案审查时,应审查原告的诉讼权力和行为能力。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诉讼权利和行为能力的原告进入审理程序,也就是说拒绝诉讼。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3、没有明确的被告。原告应当指明被告是谁,有正确的名称和地址的事件受理后,在送达中发现被告的名称错误,但原告不撤销投诉或地址错误。不知道,原告不能更改补充的情况下,应当驳回原告的起诉。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诉讼请求是指原告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益的内容,事实和理由是原告提出请求的依据,事实是指原告提起诉讼时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的事实,即诉说事实。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其按申诉处理后当事人拒绝的,予以驳回起诉。7、按照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在一定期限内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
1、主体不适格; 2、被告不明确; 3、没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 5、受案后发现属于刑事犯罪、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 6、有仲裁协议的; 7、属于劳动争议的; 8、离婚及收养关系案件中不符合起诉条件的; 9、重复起诉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明确而又具体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关于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一般情况下都认为是自己或者是对方做出的某种行为所导致发生这种后果,但实际上如果案件已经诉讼了,那么法院所作出的行为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段。
裁定驳回起诉的情形:1、原告自身缺乏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原告不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3、没有明确的被告;4、无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5、不属人民法院主管工作的范围;6、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按申诉处理而拒绝的7、当事人不得在一定期限内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8、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9、属于行政诉讼范围的;10、双方当事人之间有仲裁协议、约定仲裁的,应向原告告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仍不撤诉的;11、未经劳动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或虽经劳动仲裁但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的劳动争议;12、二审程序审理中认为依法不应由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4人已浏览
2,761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7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