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工伤认定书下来了厂里不给,可以要求劳动行政部门重新出具工伤认定书的。...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自然也不会为职工申请工伤鉴定。职工或其家属应当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到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根据治愈情况申请伤残鉴定,然后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的标准支付赔偿金。在申请过程中,职工只需要证明有事实劳动关系,以及发生事故的事实即可,其他由用人单位举证。
工伤认定之后申请评级,再根据等级申请赔偿,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赔偿包括一次性医疗补助、一次性就业补助、一次性伤残补助、停工留薪期待遇等。工伤需要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局提出申请的,申请时需带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明,比如厂牌,工资条,银行的工资发放记录等,还需带好本人的身份证,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资料(需去工商局或行政服务中心打印)、住院时的住院记录及出院小结等(用人单位如果拿着,本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医院要求复印并加盖医院公章的)。
工伤认定程序是政府工伤认定行政部门通过用人单位或者工伤职工提供的相关材料,最终根据自己的调查结论确定是否属于工伤的行政确认行为。并不是所有的申请都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提出工伤认定,但未被劳动行政工伤认定部门认定为工伤。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可以自收到未认定为工伤的工伤认定决定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工伤认定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复议,劳动者也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首先要明确工伤的具体原因。如果无法查明受伤事实,可以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阶段收集相关证据,如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因工作原因受伤等。,或者相关案例和指导意见,以便向复议机关或者人民法院提供,以便争取改变原工伤认定结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