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 “新法当中新制度新规定较多,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不同的理解...
法官是审问原告和被告过程: 1、依次为当事人陈述;作证;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出示;鉴定结论的宣读;勘验笔录的宣读。 2、期间当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民告官即行政诉讼,行政诉讼费用一般是指行政案件受理费。当事人进行行政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案件受理费。行政诉讼案件可分为财产案件和非财产案件,它们的收费标的规定:(一)下列非财产行政案件按下列标准交纳:(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元至30元;(2)专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纳50至400元;(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纳30元至100元。有争议金额的,按财产案件收费标准交纳。(二)财产行政案件的收费,按争议的价额或金额,照一定比例交纳:(1)不满1000元的,每件交50元;(2)超过1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按4%交纳;(3)超过50000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3%交纳;(4)超过10万至20万的部分按2%交纳;(5)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1.5%交纳;(6)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1%交纳;(7)超过10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
民告官即为通常所说的行政诉讼,在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当事人对于行政机关的行政决定不服,认为其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依法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