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因交通意外或是工伤或其他的因素而导致肋骨骨折的话,想要获得合理的赔偿,就必须要出示伤残鉴定,拿到了伤残鉴定的结果后才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赔偿。...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可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或直系亲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在治疗终结后,应当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故此伤残鉴定应待治疗终结,通常是出院后三个月,但若伤情已稳定可以提前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向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有固定物的(如骨折治疗中安装的钢钉)要取出固定物后,才能做伤残鉴定。交通事故致残的,应在治疗终结后,由具有资质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一般应在治疗终结,出院后进行鉴定,如有内固定的,必须待内固定取出恢复后才能做伤残鉴定。
伤残鉴定的最佳时间是出院后3个月。此时经治疗伤情一般相对稳定,若真的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让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享受对应的伤残待遇。
员工治疗受伤相对稳定后仍有残疾,影响劳动力的,应进行残疾鉴定。一般来说,残疾等级鉴定是在工作医疗期满后进行的,但医疗期满后,工作人员的病情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也可以进行残疾等级鉴定。在实务中,有必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判断。各种障碍大致分为器官损伤、功能障碍、职业病损伤3种。1、器官损伤。器官损伤的鉴定在临床手术后修复损伤。伤口愈合后进行,临床治愈或好转后,可进行故障等级鉴定。2、功能障碍。对功能障碍的判定,应以评定伤残等级技术鉴定时的医疗检查结果为依据。3、职业病损伤。职业病没有最佳评价时间,只有相对评价时间,进行障碍评价后,不像事故引起的工作评价那样基本稳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03人已浏览
456人已浏览
1,818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