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查验有关证明文件,核实广告内容。对内容不实或者证明文件不全...
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之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还应要求商家及时开具发票或收据,并进行妥善保管。在与商家发生纠纷后,消费者应注意收集与商家沟通协商过程中出现的书面材料等各类证据,以便协商不成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必要时还可以采取提起诉讼的法律手段以维护自身权益。
《广告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广告主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知广告虚假仍设计、制作、发布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全部民事责任。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广告管理条例》、《广告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广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也有相关的规定。依据该等规定,广告发布者明知或者应该知道广告虚假而发布,则在民事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然而,广告发布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而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司法实践中认定广告发布者存在过错,往往比较困难。
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 广告发布者发布的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广告监督管理机关。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虽然对发布虚假广告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广告发布者都有相应的处罚条文,但这些处罚,无非只是经济上的罚款。目前正在修改这部颁布已久的广告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0人已浏览
541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