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经鉴定构成轻伤的涉嫌构成故意伤害罪,也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具体看案情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1.打架一般不构成犯罪,属于违法行为,打架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这些: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 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
经鉴定构成轻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法律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犯罪构成要件如下:(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犯罪行为及其结果的心理状态。(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四)犯罪对象是指刑法保护和侵犯的社会关系。【案例】甲、乙、丙是同乡,有一天,甲下班回家,路上看见乙、丙,乙、丙说被欺负了,希望甲能帮忙打架,甲爽快地答应了,然后甲、乙、丙三人跟着两个受害者到一个出租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甲的脚受伤,走得比较慢,所以最后才到事发地点(出租屋)。当甲到达出租屋一楼时,听到楼上有人喊杀人,甲吓得马上跑了,到了另一位同乡的房子后,看见乙、丙,发现乙拿着刀,刀上有血。原来乙丙捅了两个受害者,造成一死一伤。乙、丙均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需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甲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什么样的犯罪?【解析】首先,甲并没有直接实施犯罪行为,其具有故意伤害他人的故意,并且与乙、丙一起尾随受害人,其行为可以认定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根据《刑法》的规定,应当属于犯罪未遂。其次,我们需要分析甲的主观状态。甲希望帮助乙丙打架,有伤害他人的意图,但问题是故意是轻伤还是重伤,还是死亡。?这个需要根据情况分析。如果A答应B、C打架后准备枪、刀等武器,可以认定它有致人重伤甚至死亡的故意,但如果只是答应,那就跟着去。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认定A有致人轻伤的故意,甚至没有故意伤害的故意。最终,如果认定甲有故意伤害,则甲应属于从犯,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甲方最终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很可能会争取不起诉或缓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