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取保候审是刑事强制措施的一种,不代表案件的终结,后面是否还有其他刑事诉讼阶段,需要根据案情以及司法机关的判断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于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人身自由。但是要注意的是,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取保候审到期后,会有两个后果。 1取保候审到期的法律后果 取保候审即将到期的,执行机关要在期限届满15日前书面通知决定机关,由决定机关作出解除取保候审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并且在期限届满前书面通知执行机关。 执行机关收到决定机关的《解除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通知后,立即执行,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决定机关。 1、变更强措施 人民检察院或法院依法作出解除取保候审被的决定后,可以根据实际案情变更强制措施,如采取监视居住,予以逮捕等。 2、依法取消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人被依法解除取保候审后,可以被依法释放。 如检察院审查案件后,认定取保候审人不需要受刑罚处罚或不构成犯罪等的,一般不予以起诉,将会依法解除取保候审,届时将可依法释放当事人,并通知相关人员解除取保候审的事宜。 2不遵守规定会撤销取保候审资格 在这里,还要提醒下,被取保候审人要遵守规定,履行该做的义务,否则会被撤销取保候审资格。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2)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同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1)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2)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3)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4)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1、视具体情况而定。 2、如果符合以下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本来就是公检法的可选程序,无论选择与否都不用经过被害人方和嫌疑人方同意。取保候审本身不影响案件判决,只是强制措施的一种,属于流程。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重新鉴定,公检法应当同意重新鉴定的申请。若不对犯罪嫌疑人提出有疑问的鉴定进行复检,案件存疑,不能满足对嫌疑人逮捕、起诉的证据确凿充分,所以,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的结果,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被害人拒绝复检造成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1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1,783人已浏览
4,9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