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借款人出具的承诺书符合以下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借款人出具的承诺书符合以下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借款人出具的承诺书符合以下条件时,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六百六十八条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还款承诺书的法律效力表现为:承诺人需按照承诺书的内容履行还款义务,如果没有履行则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五百零九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承诺书具有法律效力。承诺书一般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承诺为或者不为某一行为的意思表示,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自承诺书到达对方时生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63人已浏览
407人已浏览
349人已浏览
6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