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对方没有按时归还其实不用超过诉讼时效民间借贷上诉状来起诉对方的,上诉人: 被上诉人:(刑事上诉状无被上诉人) 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
1、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考虑通过友好协商,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欠款、欠条达成的还款协议。然后根据1997年4月16日法复【1997】4号《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欠款已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可以通过法律许可的途径,说服或者采用一些方法促使当事人自愿履行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具体地说,不管是个人还是单位,针对诚信与否的不同债务人,可以分别选择下列方案实施: 1、对帐的办法:将借款或欠款的时间、金额载明后交由债务人签名或盖章确认; 2、在原来的借条或欠单上重新延期后交由债务人签名或盖章确认; 3、千方百计力争债务人偿还哪怕极小额的款项,然后在收款收据上双方签名确认,等等。对于合同欠款纠纷来讲,此时适用的是普通诉讼时效,按照法律规定的规定应该三年,而最长保护不超过20年。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之规定,行政诉讼时效应当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复议决定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法定起诉期限的,适用前款规定。 第二,特殊诉讼时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其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由于不属于起诉人自身的原因超过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因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而不能提起诉讼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间内。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债务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人仍可催告债务人清偿债务,但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催债的,债务人可以抗辩不履行义务;债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抗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2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