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申请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要递交离职申请,而且找部门领导签字,再按公司人事部规定,办理工作交接。离职手续办理完后,劳动者要拿到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有:1、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提供或者劳动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3、用人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书 尊敬的公司领导: 首先我衷心感谢您们在我工作以来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增长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由于我的个人原因,经过慎重考虑后,我决定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申请,望给予批准为谢!最后衷心祝愿分公司业绩蒸蒸日上!祝愿分公司领导和各位同事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根据这个协议,劳动者加入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成为该单位的一员,承担一定的工种、岗位或职务工作,并遵守所在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和其他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1]157号)明确规定: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 对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1、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 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国税发[1999]178号文中规定: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 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2、个人领取一次性补偿收入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实际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可以在计征其一次性补偿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3、具体计税公式如下: 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龄-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 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个人取得的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对未实际缴纳的不得扣除。 如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于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计算时不可再重复扣除。 “工龄”是指计算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实际工作年限,如果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
申请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合同人员基本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 学历:____________ 参加工作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何时在本单位工作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职工类别:________________ 签订合同起始时间: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岗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除合同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人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管部门意见(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仲裁部门意见(盖章):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8人已浏览
144人已浏览
729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