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警示、教育和改造,将犯罪者改造为守法公民。我国刑法坚持"少杀、慎杀“的原则,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是为了体现不废除死...
我国的刑罚制度,包括了主刑和附加刑。还在之前的节目中介绍了死刑、无期徒刑等相关法律法规。今日我们接着来谈谈,死刑缓期执行意味着什么?我们在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指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一般来讲,只要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绝大多数在二年以后会改判为无期徒刑甚至有期徒刑,因为罪犯在服刑期间大部分会被带手铐或和脚镣,再行犯罪的可能性很小,两年考验期满后被执行死刑的非常鲜见。
判处死缓,一般法院认为此人罪行严重,但尚未达到立即执行死刑的严重程度,比无期更严重。事实上,判处死缓的,一般如果两年缓刑期间不再违法犯罪,就会直接减到无期,也就是说,判处死缓一般不会死。1、死缓是指在监狱服刑两年。作为考验期,如果这个考验期没有犯罪,可以不执行死刑,改为无期徒刑。二、限制减刑是指在减为无期徒刑后,不能减刑,否则按一般情况,无期后仍可继续减刑,但最低执行刑期不得少于17年。司法解释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审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原判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适当,但判决限制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撤销限制减刑。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上诉案件,认为原判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直接改判或者发回重审。有必要限制减刑的,应当在第二审判决生效后,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没有限制减刑的案件,认为应当限制减刑的,不得以提高审级等方式限制被告人减刑。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缓期执行死刑的,符合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的,可以同时决定限制减刑。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判处死刑后没有上诉,抗诉案件件,认为应当缓期执行死刑,限制减刑的,可以提交审判或者重新审判。
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应当被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但不是必须马上执行,就可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宣告死刑并宣告缓期两年执行。在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果两年内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期间故意犯罪的,将执行死刑或重新计算死缓执行期。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4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