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审前拘留是在有罪判决生效前剥夺嫌疑人或被告人人身自由的法律状态。mainlandChina法系国家通常称之为未决拘禁,即有罪判决生效前的拘留...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要想立功可以通过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还可以通过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功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1)揭露他人犯罪行为。犯罪分子往往相互了解自己的犯罪行为。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后,不仅解释了自己的罪行,还揭露了举报他人的犯罪行为,是立功的表现。(2)提供重要线索,是指犯罪分子提供各种未被司法机关掌握的犯罪线索,如证明犯罪行为的重要事实或相关证人。
侦查中的羁押期限,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侦查中被逮捕以后到侦查终结的期限。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羁押期限明确加以规定,目的是为了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和合法权益,防止案件久拖不决,提高侦查工作效率,保证侦查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六机关《规定》,侦查中的羁押期限可以分为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羁押期限三种。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这是对一般刑事案件侦查羁押期限的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以前已被拘留的,拘留的期限.不包括在侦查羁押期限内。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期间内侦查终结案件。
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最长为三十七天,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提请批捕和审查批捕的时限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1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211人已浏览
22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