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中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作出判决之前,出现了某些使审判在一定期限内无法继续进行的情况时,决定暂时停止案件审理,待有关情形消失后,再...
法院中止审理后当事人可以申请诉讼保全。当事人双方可以同时到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派出的法庭,请求解决纠纷。基层人民法院或者派出的法庭可以当即审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原被告确定双方可经过调解来解决案件,由原告向法院申请撤诉!对不符合中止审理条件的申请,法院应作出裁定。《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四条裁定适用于下列范围: (一)不予受理; (二)对管辖权有异议的; (三)驳回起诉; (四)保全和先予执行; (五)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六)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七)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 (八)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九)撤销或者不予执行仲裁裁决; (十)不予执行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十一)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 对前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裁定,可以上诉。
问题法院中止审理怎么写的回复见下, 刑事诉讼法关于中止审理的规定 遇到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中止审理: 1.自诉人、被告人患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2.起诉后被告人逃脱,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3.在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 4.在审理期间发现不宜适用简易程序情形的。应当决定中止审理,并按照公诉案件或自诉案件的第一审普通程序重新审理。 (1)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2)公诉案件被告人应当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3)公诉案件被告人当庭翻供,对于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4)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充分的 (5)其他依法不应当或者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5.由于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使案件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裁定中止审理。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审理民事诉讼时中止审理的,会等到中止的情形消失后再进行审理。 相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8人已浏览
1,008人已浏览
516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