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七种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假冒商标侵权的处理如下: 1、停止商标侵权的有关行为,包括停止销售侵犯注册商标的商品,没收、销毁侵犯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没收、销毁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 2、对侵权人处一定金额的罚款,罚款一般是在非法经营额50%以下或者侵权获利5倍以下。 3、涉嫌构成犯罪的,根据构成的罪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商标法》第六十条
对假冒商标的处理分两种情况:一是对没有构成犯罪的假冒商标行为的处理;一是对假冒商标罪的处理。对没有构成犯罪的假冒商标行为的处理,基本上与处理侵权行为和方法相同。对构成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任何人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控告检举。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控告人检举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一般侵权行为处理后,对构成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移送人民检察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从我国商标法规定来看,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一是造成损害后果或即将发生损害后果,即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已经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可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的减少或者商标信誉降低等。 二是行为违法性,即行为人未经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律依据而客观上行使商标权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三是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有因果关系,即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的。 四是主观上的状态,包括有过错和无过错两种。一般情况下,行为人非法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反向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在认定是否侵权时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要件;而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认定是否侵权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过错为要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7人已浏览
396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9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