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两种方法可以用来处理个人债务纠纷,一种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另一种是直接要求债务人偿还。第一种解决方案是强制执行的,第二种需要依靠个...
个人小额债务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当事人起诉的法定条件为原告要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如何解决债务纠纷1、对债务人有可能转移、变卖、隐匿与案件有关的财产的,法院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责令提供担保等财产保全措施。被保全的财产为生产资料的,应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财产保全根据被保全财产的性质采用妥善的方式,尽可能减少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避免造成财产损失。2、人民法院审查借贷纠纷案件的起诉时,要求原告提供书面借据;无书面借据或无法提供的,应提供必要的事实根据或与自己无利害关系的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来支持自己的主张。3、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利率的4倍(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依法不予保护。借贷双方对约定的利率发生争议又不能证明的,可参照上述规定计息。二、债务纠纷如何选择管辖法院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第25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通常的经济合同,双方当事人都不规定发生经济诉讼时法院的管辖属地,一旦发生经济诉讼行为,必须按第24条之规定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去打官司。这样如果当事双方不在一处,甚至有的相隔遥远,就会增加人力、财力、时间上的负担,特别是少数地方存在地方保护现象,造成官司的被动。为此,当事人可以引用第25条之规定,一是事前防范。在签订合同时,为防止日后发生争议纠纷,争取并注明对自己有利的法院管辖案件;二是事后补救。即发生合同纠纷后的协商调解中,可签订补充协议,双方约定法院管辖地,以防在协议执行不了时,能向有利于自己的法院提出诉讼。
债务纠纷发生时,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充分协商解决纠纷,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法院、借款签订地法院、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根据法律规定,解决债务纠纷的方法有:协商解决、调解解决、诉讼解决、监督程序等。监督程序的适用条件是:债权人要求债务人支付金钱和证券时,债权人与债务人无其他债务纠纷;支付令可以交付给债务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