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1)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
宣判公开,即将判决结论以公开的形式宣布,这是法律规定的程序。然而仅仅是公开宣告判决是不能充分体现审判公开的真正内涵的,应将其内容也公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第1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指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了法庭评议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它是刑事审判的一项基本原则。 公开审判,法院应当做到: (1)开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 (2)允许公民到场旁听; (3)允许记者采访和报道。
公开审判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宣告判决,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法院听取,允许记者采访报道,即除了休庭评议,法院的全过程都是公开的。公开审判原则包括审判过程公开和审判结果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1)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公开进行。但是有关国家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2)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3)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4)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我国很多刑事案件都会刚开审判,目的是为了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到他人会通过什么方式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同时也通过此种方式警告民事主体不得实施违反法律的行为,否则会受到较重的处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发现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可以下发给公安机关举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0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4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