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羁押期内不一定会被判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
1、一般羁押多长时间必须审判: 得到检察院批准,可以羁押7日。 7日后,或者有证据,证明被羁押者犯罪,向法院起诉,定罪后判刑。 7日后,无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第一、公安机关侦查阶段。在该阶段公安机关可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留,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经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案情复杂的,经申请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第二、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在该阶段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做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再延长半个月。同时,若检察院认为证据不足的,可以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检察院在确认案件证据充分可以起诉后,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第三、是人民法院审理阶段。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后,二到三个月内进行判决。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殊情况时,经上一级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还需要延长的,则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犯罪分子存在盗窃的犯罪事实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根据实际的违法行为来进行调查取证和判决处理,涉及到造成羁押的具体时间,也是基于实际的调查取证情况而定的,如果犯罪事实简单的情况下,那么羁押的时间也就越短。
拘留时间在判刑中。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刑后,在判刑前被拘留的,拘留期限可以折扣刑期。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者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第93条:嫌疑犯、被告人被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审查拘留的必要性。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应当提出释放或变更强制措施。有关单位应在十日内通知人民检察院办理情况。审查时间可以在审查的频率和间隔期间每月定期展开一次。如果期限过短,频率过多,结论和审查逮捕阶段不同,失去审查意义,检察机关也无法承受。如果取保候审期限,不利于对嫌疑人的保护。诉讼环节发生变更,比如从侦查阶段到起诉阶段,检察机关需要对犯罪嫌疑人适用强制措施是否正确和适当取保候审,如发现不应继续拘留,应及时更改强制措施,因此取保候审起诉应对所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拘留的必要性进行主动取保候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5人已浏览
1,443人已浏览
112人已浏览
4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