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新《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一节专门针对集体合同做了如下规定:1.企业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通过平等协商,可以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
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批准,这就话正确性是对的,但准确性不够。准确的说法是: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集体订立合同的程序如下:1。制定集体合同草案:集体合同应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未建立工会的企业由职工推荐的代表与企业签订。2、审议:将集体合同草案文本提交职工大会或代表大会审议。在审议员工大会或者员工代表大会时,企业经营者和工会主席分别说明协议草案的产生过程、依据和涉及的主要内容,然后由员工大会或者员工代表大会讨论协议草案文本,做出审议决定。3、签字:集体合同草案经员工大会或员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或盖章。4、登记备案:集体合同签订后,集体合同文本及其各部分附件应一式三份提交县级以上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劳动行政部门有责任审查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否合法。如果发现集体合同中的项目和条款违法、不准确,可以不予登记或暂停登记,发回企业修改集体合同。劳动行政部门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意见的,集体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企业行政、工会组织和职工个人应当认真履行。5、公告:集体合同一经生效,企业应及时向全体员工公告。
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原则。订立集体合同,要在内容、形式、订立程序方面都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二)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样,集体合同才能既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又能得到双方当事人的切实履行。(三)结合实际的原则。订立集体合同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方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集体合同。
进行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1、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有关规定 2、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3、诚实守信,公平合作 4、兼顾双方合法权益 5、不得采取过激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4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