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据刑法第159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
由公司登记机关即工商局责令改正。对于股东抽逃出资的定义,法条没有给出确切的解释,但在相关的法律中却引用了这样一个名词。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欺骗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二百零九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抽逃出资是指公司的股东在公司成立后从公司内转移出自己出资额的全部或者一部分。抽逃出资是当前社会上存在着“空壳公司”的起因之一。有的行为人没有资金,但为达到领取营业执照的目的,通过拆借他人资金,作为其实有资本进行注册登记,或者欺骗社会公众募集股本,当公司成立后即将其抽回还贷。还有的行为人事前恶意串通,作为公司股东先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各自认缴的出资额足额缴纳,在公司成立后又将资金各自抽回。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3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