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诉讼离婚,法官一般不会支持净身出户,夫妻财产,如果没有过错方一般是平分,关于抚养权,未满2岁,一般是判给女方,2岁以上,一般是根据孩子的权益...
如果一方出轨,离婚时并不会净身出户。且不谈出轨算不算过错行为,即使出轨属于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一方也只能请求赔偿,也不能要求对方净身出户。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法律上不存在净身出户,就算您真的有出轨情节,最多是在财产分割时少分一些,至于孩子的抚养费是双方均分的,并非一人承担,而且抚养权的问题也不是他一方说的算的。其次,离婚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协议不成可以再考虑诉讼离婚,我建议您现在来电,说清楚具体情况,帮您分析一下您自己只可以争取的大概利益,保障您的权利,毕竟离婚后自己还是要生活的,而且还要支付抚养费,没必要大度到净身出户的。
中国法律没有净身出户的概念.只是法院在判的时候,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会适当的多分一些给对方一点,净身出户绝无可能除非老公自愿放弃婚前财产不予分割1、净身出户是指离婚时,一方不带走任何财产。但这种行为,在中国的《婚姻法》里没有依据。在这个问题上,法律是存在争议的,目前法律还没有明文规定这类协议的效力,是否有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目前的司法实践而言,一般情况下法律是不支持所谓的附条件的“净身出户协议”的。如一方提出离婚,则自愿净身出户。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公民有婚姻自由的权利,既包括结婚自由又包括离婚自由。以协议的方式限制对方离婚自由,将放弃全部财产作为离婚的条件,本质就是限制了公民的离婚自由,是违法的。所以这种“净身出户协议”就是无效的。2、同时《婚姻法》第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可以约定结婚以前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属,例如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样的约定是有法律效力的。
婚姻法中关于夫妻财产分割的条文中,除去前面提到的第四十七条外,还包括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六条。其中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双方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但这是不涉及“过错行为”的。而第四十六条则规定“因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四种情形之一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是涉及“过错行为”的(虽然只是规定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而不是“净身出户”),然而,规定的这四种情形却不包括通常情况下的“婚内出轨”。毕竟,有婚外情或者婚外性行为,与“重婚”和“与他人同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按目前的法律和判决实例,通常的婚姻出轨者较少会进行赔偿,更不要说“净身出户”了。其实,净身出户实际上说的是双方在分割离婚财产的时候,男方一分不拿,全部财产归为女方。判断男方自愿净身出户签署的协议是否有效,就得看协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如果符合这些条件,协议就是有效的,具备法律效力。即便以后男方反悔,协议对其也有约束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275人已浏览
2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