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轻伤与当事人调解赔钱了有可能不会判刑。双方因为轻伤出现纠纷,但已经调解并且赔偿取得谅解之后是有可能不被判刑的,但是并不代表着一定不会,这是由...
轻伤和当事人调解赔偿,不一定判断,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对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建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伤害造成的轻伤能否调解取决于具体情况。受害者受伤构成轻伤,需要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无法调解。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伤,但同时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定为犯罪案件。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双方可以调解处理。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60条规定解答如下:第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调解权是以事故当事人在法定期间共同书面申请为存在条件的。第二,当事人是否参与、接受办案交警的交通事故民事赔偿是由当事人自行决定的。当事人不会因为不参与、不接受调解而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交通事故调解不具有强制力,只有双方达成合意,才能进行调解。
1、打人一级轻伤,对方不接受调解,如果不是累犯的情况下,可以判缓刑; 2、法律依据: 1)《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2)《刑法》第七十四条【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3)《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9人已浏览
137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1,0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