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民事主体的概念是什么?

2021-08-15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能够充当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我国法律,包括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以及个别情形下的国家(如国家成为无主财产的所有人)。以上就是《民法典》规定民事人体从事民事活动的相关法律条文。通过对法条的认识,我们大概能知道,公民在实施一定的行为时,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行为是否是合法的,是否遵守了《民法典》中规定的原则。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与法律背道而驰,不然等待你的只有朋友和家人的冷眼与抛弃。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