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审判员是被告的朋友是否需要回避要看与被告关系的程度是否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如果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应当自行回避或者由当事人及其法定...
《行政处罚法》第37条规定:执法人员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第42条规定:听证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认为主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你朋友的行为已经构成逃税罪。刑法修正案七将该罪修改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缴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交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2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2次行政处罚的除外。 在这里,如果你的朋友还没有被刑事追究,建议立即补缴税款。 具体条文见刑法修正案七。
不会因为你朋友把车毁了就加重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至于盗窃财物后又加以毁坏的是否应当数罪并罚,律师认为,毁坏盗窃财物的,应当以盗窃罪论处,因为盗窃财物后,该财物已脱离所有人的控制而被行为人所占有,盗窃已经既遂,至于将该财物毁损只是处理赃物的一种方式,如同盗窃后窝脏、销赃的行为一样属于不可罚的事后行为,因而不可对其实行数罪并罚。
(1)对于定罪量刑,首先要看你朋友等人去的目的是什么,如是有目的去杀对方、去教训、故意去伤害对方至上述行为的发生,虽然同样是造成了一死一重伤的情况,但不同的目的在案件的罪名定性和量刑是不同的。(2)虽然你朋友17岁,但《刑法》17条规定对上述情况的发生均应负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3)在量刑时法院会依法综合考虑你朋友是未成年、是否是人招引、是否是从犯、是否有自首或立功表现、是否是初犯等等作出从轻或者减轻判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2人已浏览
1,871人已浏览
1,426人已浏览
6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