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的情形主要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
的情形主要有: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推行劳动合同制以来,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民事法理上讲,协议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契约行为。协议生效后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情形,任何一方均不得随意的解除。 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吗? 竞业限制是指劳动者在离开用人单位后一定期限内所负有的,不得到与原用人单位存在竞争关系或其它利害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劳动者也不得自己从事与原用人单位存在竞争关系的业务的就业限制义务。 而竞业限制协议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者竞业限制义务的内容、期限、地域、范围,以及竞业限制补偿等事项协商一致后所作出的约定。从竞业限制的概念来看,竞业限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限制特定员工离开用人单位后的一段时间内的就业选择权来达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等商业利益的作用。 从一般民事法理上讲,协议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契约行为。在古罗马法中,契约也是一种不可动摇、必须履行的约定,因此也被称之为“法锁”,其效力等同于法律,更有“合同胜过法律”之说。因而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赋予协议对当事人的强制力,即当事人必须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如违反协议约定的内容,将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包括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协议生效后双方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义务,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情形任何一方均不得随意的解除。 同时,我国法律对于竞业限制协议的解除亦没有明确规定。竞业限制属于劳动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不尽相同。在劳动关系领域,协议的生效和解除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正如劳动者享有无理由的任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一样,员工的竞业限制协议也是典型的一例。用人单位应当在竞业限制协议生效前或履行期间享有单方提出解除协议的权利,之所以用人单位能够单方行使合同的解除权,主要基于竞业限制协议从根本上维护的是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权。 当用人单位认为其商业秘密无需再继续予以保密时,竞业限制也就丧失了其所依附的基础,要求用人单位必须继续履行协议则显然对用人单位极其不利。而且,当用人单位商业秘密丧失保护必要时,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也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 因此,如果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用人单位认为无需要求劳动者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时,作为竞业限制受益方的用人单位应当享有单方解除竞业禁止条款的权利。当然劳动者不再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就无需再支付对其就业限制的经济补偿。
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只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用人单位应注意几方面的问题和应对方法。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只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用人单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 (2)企业和劳动者在有关限制条件上有较大区别。 (3)解除劳动合同程序上要合法。 (4)解除劳动合同成本问题。应对方法: 1、善于利用劳动者的过失解除劳动合同; 2、慎重使用除名、开除和辞退; 3、完善企业《员工奖惩制度》; 4、充分利用协商一致与期满终止的原则; 5、解除程序的意识增强。 6、要通过相应措施预防劳动者的被动解除; 7、善于利用30天的问题; 8、重视员工提出解除的签字问题; 9、合同解除要确定职能部门; 10、解除主体应该与劳动合同主体相一致; 11、全面思考利弊; 12、力求期满终止,避免争议发生; 13、防争议早准备。
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只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用人单位应注意几方面的问题和应对方法。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它只是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因此用人单位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由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通常是在对方并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发生的,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进行。 (2)企业和劳动者在有关限制条件上有较大区别。 (3)解除劳动合同程序上要合法。 (4)解除劳动合同成本问题。应对方法: 1、善于利用劳动者的过失解除劳动合同; 2、慎重使用除名、开除和辞退; 3、完善企业《员工奖惩制度》; 4、充分利用协商一致与期满终止的原则; 5、解除程序的意识增强。 6、要通过相应措施预防劳动者的被动解除; 7、善于利用30天的问题; 8、重视员工提出解除的签字问题; 9、合同解除要确定职能部门; 10、解除主体应该与劳动合同主体相一致; 11、全面思考利弊; 12、力求期满终止,避免争议发生; 13、防争议早准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273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