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院案号是法院等司法机关立案后,对收到案件根据案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并进行登记,所分配的案件号码。案号的基本要素为收案年度、法院代字、类型代字...
法院立案了没有案号,可能是由于法院的疏忽导致案号未上传。法院立案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登记制是指案件受理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提出的要求,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法院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1] 法院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应当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通俗地说就是: 原告要解决的是自己的事情,不是多管他人闲事;知道要告谁;要求要具体(比如不光说要赔偿还得提出来想要多少),要明确某年某月某日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要告别人;最后就是,这件事得归法院管,还有就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告,也就是,不要找错门儿。
那要看你的案件是什么案件,一般情况只有受理了才会有案号。但一些特殊案子,法院不能把握的情况下,也会出现你这种情况。比如一些可能已经有其他人起诉,但案子可能涉嫌刑事案件,如果案件真的是有刑事成分,法院受理后只能驳回,法院为了减少程序上的操作,会出现类似你这种情况。还有一些很特殊的案子也会有这种情况,比如处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象宅基地等,当地如果没有统一的决定前,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法院就是先拖着,不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 法院受理意味着已经进入正式的诉讼程序,而受程序法的限制,有些法院为了避免出现尴尬,所以作出这种非法定程序的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39人已浏览
5,716人已浏览
2,195人已浏览
2,85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