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
司法解释规定非法行医犯罪行为的5种情形是: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1)第57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立案追诉:(1)接受诊察的轻度障碍、器官组织损伤造成一般功能障碍、中度以上障碍、器官组织损伤造成严重功能障碍或死亡的;(2)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有传播、流行危险的;(3)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4)非法行医受到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后,再次处罚其他五种严重的情况。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属于本条规定的未取得医生执行资格的人非法执行医生:(1)未取得或以非法手段取得医生执行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2)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行许可证》开设医疗机构的;(3)依法取消医生执行证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4)未取得乡村医生执行证,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5)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活动。本条规定的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性功能障碍、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性功能障碍,照卫生部《医疗事故等级标准(试行)》认定。
首先,非法行医罪必须有擅自从事医疗活动的行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利用巫术、封建迷信行医。行为人大多不懂医术,有些略微懂一点医学常识,主要是凭烧香、念经、看手相以及各种封建迷信方式愚弄就诊人。 (2)利用气功行医。气功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些人根本不懂气功,却号称自己的气功如何了得,挂牌行医,骗取钱财。 (3)利用现代仪器进行非法医疗活动。如利用电脑为人诊断病情,开具处方。 (4)非医疗机构超越服务范围进行医疗活动。如一些不具备外科整形手术资格的美容医院,擅自开展医学整容活动。 (5)具备一定医学知识的人擅自开办诊所,进行医疗活动。这类人员一般经过一定的医疗培训,有些已经行医多年,有些甚至曾经在合法的医疗机构依法进行过医疗活动,但在其擅自开办诊所期间没有医师执业证或其所开办的诊所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6)利用非法行医的手段推销产品。如有些厂家雇佣没有医师执业证的人在公共场合以医生的身份向人介绍产品,并为人诊断病情,开具处方,推荐患者使用该厂家的产品。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但一般是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即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不得展开诊疗活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人开展诊疗活动,就是非法行医的行为。 根据《刑法》 第336条的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79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359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