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离婚案件如果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
诉讼案件有几个阶段,首先是一审,一般是三个月到六个月;二审(一方上诉才有二审),上级法院收到一审转移的材料后,会安排时间开庭,要排期的,并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从批捕到审查起诉所需的时间,根据具体刑事案件的复杂程度来确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第一百七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符合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在十日以内作出决定,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一、民事案件: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普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和第一百六十一条二、刑事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如果是普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3、法律依据: 1)《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零二条【公诉案件的审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简易程序的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三、行政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2、如果是普序,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3、法律依据: 1)《行政诉讼法》(2014修正)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2)《行政诉讼法》(2014修正)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履行劳动合同而产生的争议必须经过仲裁前置程序。关于工伤索赔的诉讼在我国依法也属于劳动争议范畴,因此必须走仲裁前置程序。但在我国,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工伤待遇,还必须履行以下前提程序:1。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结论申请。;2、劳动者凭工伤认定决定申请劳动能力等级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在30天内出具鉴定结论;3、劳动能力等级确定后,用人单位拒绝承担工伤赔偿责任后,劳动者应当在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审查限制为60天。如果最终工伤职工不承认仲裁裁决结果,可以在仲裁裁决签收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以上只是法律规定的相关时效和审查限制,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案件进展所需的时间高度不具体,具体时间无法准确预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3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4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