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土地承包中止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
土地承包中止协议书 甲方: 乙方: 为了加快小城镇发展步伐,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土地承包合作协议 一、合作各方: A: C: B: D: 二、合作形式: 由合作各方作价按股份享有对土地的使用权和承包年限内的所有权,并按所投资金的比例享有“承包地”的除正常运营所开支后的盈余。各人需经常不定时到现场进行办公以解决问题。 三、合作各方的责任: 1、a负责全局的管理和调度,根据前期的运作经验作出以后的大体工作方向,负责当地民风、民情、民事考察和处理。以前经营成果作价45万元股金入股合伙人。 2、b以60万元人民币(大写)陆拾万元现金作为股金入股合伙人。并以最大股东的名义负责“承包地”的法人身份,需对合作事宜的资金走向、流动、使用做出明确的安排或意向。负责正常合作条件的资金统筹安排。 3、c: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需对“基地”管理人员的使用有明确计划和安排,对一年四季的管理有明确的措施和建议。保证“基地”的生产管理正常运作。每个生产忙季都需有一段较长时间驻地办公,进行现场管理。 4、d:以20万元人民币(大写)贰拾万元现金作为股金入股合伙人。负责“基地”生产技术;负责安排一位技术扎实、为人可靠的技术人员到位,长期驻地管理;负责苗木的生产管理。 四、合作各方的权利: 合作各方在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目标即最大程度地,最低期限里获得利润,由此明确各方的权利。 1、a:协议生效前的所有农作物收益归其支配,完全归其所有。现场地内的苗木基础设施、生产机械和工具等物资归“基地”集体所有,属于合作体的共同财产。 在“基地”收益偿清合作各方所投资金后,并留足“基地”的正常开支后,按所占股资比例(所列后附)分得红利。 2、b: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有其绝对的监督权和建议权。“基地”在偿清各方所投资金,并留足“基地”正常开支后,按比例分得红利。 3、c:享有各股东协议的10份股权(其中A占5股,B占3股,D占2股),充分享有合伙人的权利和责任,在“基地”收益偿清各现金投资人,并留足“基地”的正常开支后,按其合伙人名义下的股份分得红利。 4、d,权利同上述,享有自己所占比例的分红。 五、合作各方的共同财产——基地 合作各方对“基地”享有共同的所有权和共同的责任权。合作各方必须全心全意经营,使之早日正常运转,早日盈利。 必须明确的是,经营所得在偿清各投资人后,基地的所有财产归属合作各方的集体所有,各合伙人按所投资资金比例享用。如有其他变动可在偿清所有投资后另立协议。 六、合作各方的解散: 如果在若干时间后,合作各方的合作基础已不存在,则由各方协商解除彼此的合作关系和义务。并由实际发生的具体情况决定合作各方的共同财产的分配。 如果在未盈利前已没有各方的的合作基础,则各方友好协商对当前财产的作出合理评估或妥善处理。按比例偿还各投资人的资金,不足按亏损处理。 七、合作集体—基地的具体管理办法。 由合伙集体共同协商,另行出具一切实可行的办法,由专人负责付诸实施。 八、协议的生效 合作各方签字认可后生效。 A C B D 年月日 附分红股资比例: A(a):B(b):C(c):D(d):壹拾捌股
想要清楚知道土地分开承包协议书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下面几点。土地承包合同是发包方与承包方之间达成的,关于土地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我国《农村土地法》第20条根据我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用途的土地的承包期及其上限做出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这一法律规定做出这种区分,主要是依据不同性质土地的投资收益期限的差别,更有利于保护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与其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签订的承包农村土地,并交付一定收益的协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主要包括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土地的用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包括书面合同、口头合同、任务下达书,以及其他能够证明承包经营关系的事实和文件。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发包方应当与承包方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承包合同应当包括以下条款: (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承包土地的名称、坐落、面积、质量等级。 (3)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4)承包土土的用途。 (5)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 (6)违约责任。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承包合同是明确发包方、承包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是承包方依法承包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合法依据,是约定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重要凭证,土地承包到户后,一定要签订书面合同,采取口头合同的形式,一旦出现争议,双方口说无凭,难以收集证据,分清责任。签订书面承包合同,便于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互相监督,也有利于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1]
合同终止,即合同各方权利义务的终止。合同如果履行完毕,自然终止。如果尚在履行过程中,想终止合同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是协议解除合同,即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就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也可以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有权解除合同的一方行使解除权就可以解除合同。 二是法定解除,在满足法律规定的情形下,有权解除合同的一方行使解除权就可以解除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50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1,415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