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主要区别在于走私是否达到严重程度,涉嫌走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不能达到的,属于普通走私,给予行政处罚。走私罪是违反海关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
走私偷逃应纳税额达到5万元的,构成走私罪。不符合此金额标准的,属于一般走私违法行为。走私罪:走私武器、弹药、核材料或者伪造货币的,依照第刑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机关批准,从未设立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货物或者依法应当纳税的货物、货物。2、设立海关地点后,以隐瞒、伪装、隐瞒、伪造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督,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的货物、货物或者依法应当纳税的货物、货物。.使用伪造、变更的手册、文件、印章、账簿、电子数据或者以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督,擅自在中国销售海关监督的货物、货物、境外运输工具。.使用伪造、变造的手册、文件、印章、账簿、电子数据或者伪造加工贸易成品单位的材料消耗,导致海关对货物、货物的监督。.以隐瞒、伪装、隐瞒、伪造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的,擅自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海关监管货物、货物运出区外。.其他逃避海关监管、构成走私的行为。
《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走私罪的法律概念是指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下列行为之一属于走私行为:(1)未经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手法逃避海关临管、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口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3)伪报、瞒报进出口货物价格偷逃关税的;(4)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准进口的保税货物、其他海关监管货物或者进境的境外运输工具的;(5)未经海关许可并补缴关税,擅自出售特定减税或者免税进口用于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或者将特定减免税进口用于特定地区的货物擅自运往境内其他地区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行为论处:(1)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货物、物品的;(2)在内海、领海运输、收购、贩卖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的,或者运输、收购、贩卖国家限制进出口的货物、物品,没有合法证明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2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667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