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农户之间发生宅基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双方应尊重历史,相互谦让,协商解决问题。双方协商成功,最好签订协议。双方达成的协议,不得违反有关法律、...
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土地,不能买卖。买卖宅基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非法买卖农村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农村宅基地只有农民才能享受到这种福利,而农民只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宅基地的使用权是归集体所有的。只有达到一定条件的农民,才能无偿的从村委会中申请宅基地,用于修建住房。如果户口迁出去了,原有的宅基地不会被确权登记,会被村委会重新分配。但是实际上,还要根据不同情况来处理。 1.宅基地是属于村集体的,农民只拥有使用权,如果户口迁出去之后,想要放弃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和村里说清楚具体情况,有偿的退出宅基地,或者将宅基地流转给其他人,获得一笔可观的收益。 2.房子是属于农村个人的,而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的地随房走的政策,意思是只要房子是你的,房子还在,你就仍然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是户口迁出去之后,不能提出重建房子的申请。 3.子女可以继承父母的房子,老人户口如果还在农村,子女拥有房子的使用权和继承权,但是不能重新再建。如果户口转移到城市去了,农村宅基地最好的办法是将其流转给其他人,这样既可以获得收益,也不用担心农村宅基地的使用。
宅基地纠纷处理:根据中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宅基地纠纷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三种:(1)协商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根据这一规定,市民之间发生的宅基地纠纷必须首先通过协商解决。(2)行政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2项规定:个人之间,个人与职场之间的争论由乡级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该法还规定,侵权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纠纷,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赔偿损失。(3)司法解决:《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3项规定: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30天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这表明公民之间关于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纠纷,只有根据《土地管理法》第14条的规定,经相关行政机关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是,侵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侵犯者不经行政机关处理,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此外,宅基地纠纷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解决。人民调解是指在调解委员会(包括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公德为基础,对民间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劝导,促进纠纷当事人相互理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大众自治活动。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土地登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出具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确认所有权。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土地登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出具集体土地使用权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市人民政府可以统一登记市辖区内农民集体所有土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61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566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