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员工在职期间申请劳动仲裁和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是需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 劳动仲裁是指由...
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纠纷的,员工在职期间申请劳动仲裁和离职后申请劳动仲裁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但是需要注意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 劳动仲裁是指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就以下争议提交劳动仲裁:1。因用人单位开除、除名、辞退劳动者和劳动者辞职、自动辞职发生的争议;2、执行国家有关工资、奖金、保险、福利、培训和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包括执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4、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劳动争议的案件是“仲裁前置”这是没有问题的。 《高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研讨会会议纪要》则规定,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关系、欠缴社会保险费或未按规定的工资基数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主张予以补缴的,一般不予受理,告知劳动者通过劳动行政部门解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以下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维权注意法律时限。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更多详细内容下面 劳动维权注意法律时限 (1)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申请行政复议的,应当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4)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5)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法定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的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由人民法院决定; (6)申请工伤认定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2人已浏览
644人已浏览
323人已浏览
3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