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审理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应当是原告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审查后受理,立案,向原被告送达受...
民事纠纷起诉的方式: 1、提起诉讼;将起诉书(根据被告的数量发送复印件)和证据复印件(欠条或协议)到当地法院备案部门备案; 2、申请起诉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程序一般分为诉前准备、法院审理、强制执行三个阶段。在诉前准备阶段,原告需要准备起诉状和证据材料,注意诉讼时效和管辖法院。诉讼时效现行规定为三年,管辖法院原则上是被告所在地,但在民间借贷案件中,有时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诉。在法院审理阶段,为了防止债务人转移财产,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财产保全分为诉前保全和诉中财产保全,是实现债权最安全的措施。最后,法院裁判文书生效后,债务人仍不履行义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将对债务人实施措施。
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遗产继承纠纷也属于比较常见的民事纠纷,在没有办法协商分割遗产的情况下,只能起诉,起诉书的制作格式跟案由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一般都是这样写的。
民间债务纠纷起诉流程: 1、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副本及相关的证据; 2、人民法院接受原告提交的文件、材料,并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立案; 3、法院将原告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4、被告作出书面答辩; 5、开庭审理; 6、法院做出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3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4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