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贪污罪、受贿罪、行贿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职务侵占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经营罪、抽逃注册资金罪、信用证诈骗罪、操纵证...
经济犯罪的证据如下:一、金融凭证诈骗案(刑法第194条2款)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如实陈述案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经济犯罪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发生在经济领域。也就是说,它发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2)主观上是故意的,过失不构成经济犯罪,一般有谋取非法利润的目的。(3)直接危害国家经济管理活动。因此,在一般刑事案件中,一个犯罪事实的认定不一定需要多个证据共同证明,有时一个关键证据可以起到定案的作用。比如杀人案件现场留下的凶器刀柄上血指纹的同一认定,在排除接触刀柄的所有偶然性后,一般可以认定嫌疑人是犯罪分子。但在经济犯罪刑事诉讼中,支持案件事实认定的证据事实往往不是单一证据就能做到的,需要一系列相关证据一起完成。如果行为人在某一票据上签字,由于自身参与民事行为的合法身份,签字行为本身就是经济和民事业务内容所要求的。要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还必须证明其有犯罪的主观故意,但仅此一个签字行为远远不够,需要一系列与签字行为相关的小组行为的共同支持,形成一组证据,共同证明主观方面的成立和犯罪事实的存在。
公司经济犯罪的类型如下:(1) 金融业务中的犯罪;(二) 纳税犯罪;(三) 知识产权使用中的犯罪;(四) 商品交易活动中的犯罪;(五) 生产销售商品的犯罪;(六) 公司设立管理中的犯罪;(七) 进出口贸易犯罪。
侵犯财产罪,包括13个具体罪名。依故意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1、占有型。即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其中又可以按照犯罪的方式分为一下四种具体类型: (1)公然强取型犯罪,包括抢劫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敲诈勒索罪。 (2)秘密窃取型犯罪,即盗窃罪。 (3)骗取型犯罪。即诈骗罪。 (4)侵占型犯罪,包括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其中,第一种类型又可以称为强制占有型犯罪,第2、3、四种类型又可合并称为非强制占有型犯罪。 2、挪用型。即以挪用为目的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挪用资金罪、挪用特定款物罪。 3、毁损型。即以毁损财物为故意内容的侵犯财产罪。包括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203人已浏览
969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