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
判决书的下达时间需要根据法庭适用审理案件的程序确定,一方不领取判决书法庭会依法定途径送达。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民事判决书送达生效,所谓送达生效是指当事人从法院领取判决书并签收之后生效。因此,不领取判决书不生效,当然,对方当事人领取了判决书,判决书对对方当事人生效。法院可以采取邮寄送达或留置送达的方式送达判决书。
正常情况下,判决书生效后,大概一个星期,司法所就可以收到判决书。判决书生效后,法院就会将判决书向被告人所在的司法所邮寄,有的法院是直接向司法局送达,由司法局转交给被告人所在的司法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法院判决时间受审理期限制约,原则上应在审理期限内作出判决,但超过审理期限的也有。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的规定,适用普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3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30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0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1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法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30日。对罚款、拘留民事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审理期限为5日。——可以选择在律师贴吧,免费找离婚律师问清楚。他们应该了解的更全面一些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9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299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