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何向最高人民法院办理再审申诉案件 一、办公地点、公交。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来访接待室和申诉立案大厅: 朝阳区小红门乡红寺村,公交地铁5号线在...
起诉医疗诉讼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起诉书应当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案件向检察院申请抗诉的方法是:向检察院控申处递交书面材料,并收集足够支撑抗诉理由的证据材料等。《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这项申诉权利没有诉讼时效的限制,因此可以说是当事人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屏障。
1、对一般的民事案件,应该向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应向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则应向该单位所在地法院起诉;如果被告是数个,可向任何一个被告所在区域的法院起诉。2、为了方便原告起诉,《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下列三种案件,原告可向自己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原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向自己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①对不在我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②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③对正在被劳动教养和被监禁人提起的诉讼。3、民事诉讼法还规定,对下列案件应向行为地或纠纷发生地的法院起诉:①对侵权行为,应向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所在地法院起诉;②对合同纠纷,应向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如果书面合同中已有协议,讲明发生纠纷要向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或者标的物所在地中的某一法院起诉,只要这一协议不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则可以按协议的约定起诉;③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发生的纠纷,应向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④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的诉讼,应向事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⑤因船舶碰撞或其他海事损害事故,为追索损害赔偿的诉讼,应向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⑥对追索海难救助费用的诉讼,应当向救助地或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法院起诉。民事诉讼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因此法律对于现在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也全面的覆盖。涉案人员即使没有居住地址,只要拥有对方身份信息。依然可以进行起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也是会保障受害人的利益的。
作为受害人向法院起诉,可以选择委托律师处理,也可以向当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但法律援助是有条件的,具体条件如下: 【申请法律援助须知】 一、法律援助的对象: 1、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刑事被告人。 2、公民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需要法律服务,因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 3、刑事诉讼中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和被告人,因经济困难需申请法律援助的。 二、经济困难的标准: 经济困难标准参照当地人民政府确定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两倍执行。 三、申请法律援助的范围: 1、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3、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给予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4、残疾人或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请求侵权赔偿的; 5、请求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的; 6、请求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赔偿的; 7、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8、主张因见义勇为、志愿服务等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9、离婚诉讼; 10、继承诉讼; 11、办理(2)(3)(4)(5)(7)项的公证事项。 持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经济困难救助证及一般经济困难对象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受上述法律援助范围的限制。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2人已浏览
355人已浏览
904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