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
公安部《关于建立派出所和刑警队办理刑事案件工作机制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服务群众、保一方平安的基层综合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一般情况下是两个月的侦察期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 2、《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问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是完全不懂法律。派出所是公安局的派出机构,公安局的事情分给派出所做而已。而且我告诉你,“立案”这个事就是公安局做的,立案决定书上加盖的是公安局的公章。不清楚你想要问到什么。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2、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41人已浏览
384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6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