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父母还活着,那么监护人就是父母,有两个监护人。如果父母死亡或因各种原因失去监护能力,监护人将按照法定顺序由他人担任,可以是孩子的祖父母和...
监护存在法定监护、指定监护、遗嘱监护、委托监护这四种方式。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亲属如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关系密切的其它亲属、朋友。 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当地的民政部门。 确定监护人也依上列顺序进行。担任法定监护人应监护能力。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主要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在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
1、监护人设立的方式有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 2、指定监护,是指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有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 3、委托监护是由合同设立的监护人,委托监护属意定监护,可以是全权委任,也可以是限权委任。前者如将子女委托祖父母照料或配偶将精神病人委托精神病院照料;后者如将子女委托给寄宿制学校、幼儿园等。
监护人员负有保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主要应承担如下义务和责任: 1、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2、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3、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于那些未经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以及让正在小学、初中就学的子女或被监护人中断学业的家长,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其他行政处分,开采取有效措施,责令他们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