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有以下经济犯罪的立案标准。一、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
从当前的研究及司法实践看,我国关于“经济犯罪”尚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内涵式概念。 1982年3月8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涉嫌违反《刑法》侵占罪的规定,即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法定刑期,一般情节的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2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具体标准,可能各省自己有标准,建议咨询当地。 高利转贷罪和挪用公款罪是经济犯罪中两个比较典型的罪名,它们的量刑标准与经济犯罪的量刑标准有相似之处,它们大多数以犯罪的数额去认定。但是高利转贷罪是采用单位犯罪的双罚制,而挪用公款罪不仅考察数额还因类型不同考察时间。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下列经济犯罪案件立案。一、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的非国家员工受贿5000元以上的,立案起诉。二、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位便利,索要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经济往来,利用职位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取各种名义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金额在五千元以上,应立案追诉。三、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其他公司的员工财产,个人贿赂金额在1万元以上的,公司贿赂金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立案起诉。四、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方便,为朋友和家人非法获利,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起诉: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亲戚和家人非法获利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相关机构破产、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执照和营业执照,被命令关闭、撤销、解散的其他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低价出售国有资产损失达到30万元以上,立案起诉5,因私人欺诈低价出售股票,出售国有资产,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金额达到30万元以上,立案起诉。六、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私人不正当行为,以低价出售国有资产,以下情况之一,应立案起诉: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30万元以上的有关部门破产,停业,停业6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执照和营业执照,被命令关闭,被解散的其他国家利益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七、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而受到欺诈,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起诉: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相关公司破产,停业,停业6个月以上,或者被吊销执照和营业执照,被命令关闭,被撤销,解散的其他国家利益受到严重损失的情况。八、金融机构,从事外贸经营活动的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多万外汇被骗购买或逃避转账1000多万,应立案追诉。九、以欺诈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证书等,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应立案起诉。
如果有人员公司面临破产,需要事先了解公司破产要清算些什么,代表公司对外进行与清算有关的民事行为。清算人作为公司清算事务的执行者,代表公司对外进行行为。受清算中公司权利能力所限,清算人对外代表公司行为的内容应与清算事务相关。其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清算公司的债权债务。清算人应当及时告知公司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并代表公司向公司债务人行使债权,向公司债权人清偿债务。 第二,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订立、履行合同是公司对外开展业务的基本法律形式。公司在清算过程中的主体资格并未消灭,不能因公司的解散而擅自单方解除未履行合同,否则将构成违约。对公司解散前已订立生效而未履行的合同,清算人应按照合同的约定认真履行;对不适宜继续履行的合同,清算人应当予以妥善处理。 第三,进行与清算有关的事务活动。公司进入清算程序后,不得继续进行营业事务,但是,属于进行清算所必须事务应当除外。例如,需要对公司财产进行变现处理的有关事务。 第四,清缴所欠税款。依法纳税是公司应尽的义务,对公司解散前所欠的国家税款,清算人应当依法全部补缴,其中包括公司因所欠税款而应缴纳的各项罚款。 第五,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与仲裁活动。在清算过程中,对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争议需要通过诉讼或仲裁程序解决的,清算人依法代表公司参与诉讼或仲裁活动。 (3)向股东分配公司资产。清算人清理财产、了结债权债务关系、依法缴纳所欠税款后,应将剩余的公司资产依法向股东进行分配。 清算人分配公司财产,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或公司权力机关有关决议所确定的原则,制作分配方案,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后,按此方案向股东进行分配。 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所持的股份比例分配。未支付有关清算费用的,未支付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的,未缴清所欠税款的,未清偿公司债务的,清算人不得将公司资产向股东分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9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