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首先,纳税人责人在计算扣除税金时,要注意区分是否包括税金,先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比较适用税率和速度扣除数,正确计算应扣除的税金。根据个人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第一项的规定,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工资、薪金所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计算方法: 1.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3.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现行方法 (总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税率-速扣数=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计算7级标准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根据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月工资个税的起征点是5000元。当月个税(累计收入-累计五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减除费用)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缴纳税额。如果不考虑扣除五险一金和专项附加扣除,个人所得税为150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1人已浏览
497人已浏览
1,566人已浏览
1,17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