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案由的选择。患方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之诉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医方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 2、受理条件。(1)...
纠纷根据纠纷案由的不同,有不同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根据最新的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有权选择任何一种途径解决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意,决定选择行政处理程序,由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调解手段解决争议;也可以直接选择司法程序,提起民事诉讼,由人民法院解决争议。但是,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途径解决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行政程序和司法程序解决争议问题。只能选择一个途径解决双方争议的问题。如果当事人选择了行政程序,行政程序并不否定当事人仍有继续选择司法程序的可能。已经进入民事诉讼程序的,则不能进行行政处理。通过司法程序,是解决医疗事故争议的最终途径,是民事救济的最终手段。对于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当事人都必须履行。
如果要求民事赔偿,一般只起诉医生就职的医院,医生是职务行为,由医院对外承担赔偿责任。是否追偿医生责任,是医院内部的事情。当然,医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也可以列医生为共同被告,但本人不建议这样做。医疗事故罪是公诉案件,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裁判,一般要通过医疗事故鉴定构成医疗事故,并医方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才能构成犯罪。
医疗事故可以直接起诉医生。 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下列事项应当记明起诉状: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姓名、住所等信息; (三)诉讼请求和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4)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73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1,3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