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刑法的规定中,杀人也分为故意杀人、过失杀人等多种情况。过失杀人又称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的过失使人死亡是指行为者预见自己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疏忽而没有预见,导致他人死亡。过于自信的过失导致死亡是指行为者预见其行为可能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但是轻信可以避免他人死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故意杀人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是侵犯公民人身民主权利罪的一种。是中国刑法中少数性质最恶劣的犯罪行为之一。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情况较轻的,满足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正当防卫条件的,不予处罚。
根据您的描述,造成他人死亡后果的,根据主观目的的不同,涉嫌的犯罪及面临的刑罚也不同。故意杀人的,一般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来电或添加微信(即手机号)与我联系,帮您解决问题。
未成年人可分为三个年龄段:(1)未满14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也就是说,未满14周岁的任何行为都不构成犯罪;(2)未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下列八种罪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未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未满14周岁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2人已浏览
530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1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